一只眼睛看书的成语 一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时间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1、猜成语一只眼睛看本子12345678910答案2、一张图片上一只眼睛盯着一本书看猜成语3、看图猜成语一个眼睛十个数字是何成语4、眼睛看书打一成语猜成语一只眼睛看本子12345678910答案1、[yī mù shí háng]一目十行 “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 书十行俱下”的。然而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 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 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2、一目十行:基本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拼音读法:yī mù shí háng 使用举例:他看书~,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3、酸甜苦辣 [suān tián kǔ là]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指各种味道。比喻高兴、痛苦等各种境遇。出 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例 句 解放前,王妈妈饱尝了人间的~,解放后她才过上了高兴生活。4、diū sān là sì 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宾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uò”。一张图片上一只眼睛盯着一本书看猜成语一张图片上一只眼睛盯着一本书看猜成语,答案是一目十行(图中书上明显标注的序号是10行)一目十行 读音:yī mù shí háng 释义: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能在很快的时刻内,阅读完相关的内容。该成语是目不转睛。成语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成语出处:晋·杨泉《物学说》:“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成语示例: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看老师讲课。成语用法:主谓式,作状语,形容注意力集中。一目十行:基本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拼音读法:yī mù shí háng 使用举例:他看书~,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看图猜成语一个眼睛十个数字是何成语答案: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释义]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这个成语是一目十行。一目十行 成语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成语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成语出处: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成语用法:一目十行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正音:行,不能读作“xínɡ”。一目十行_[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释义]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例句]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一目十行 [ yī mù shí háng ]基本释义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出 处 《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目十行 成语意思: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眼睛看书打一成语1、一目十行 [ yī mù shí háng ]释义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出 处 《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2、一张图片上一只眼睛盯着一本书看猜成语,答案是一目十行(图中书上明显标注的序号是10行)一目十行 读音:yī mù shí háng 释义: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能在很快的时刻内,阅读完相关的内容。3、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释义]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语出] 宋·刘克庄《杂纪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正音] 行;不能读作“xínɡ”。[辨形] 目;不能写作“木”。4、一目了然 [读音][yī mù liǎo rán][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出处]清·曾朴《孽海花》:“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门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例句] 展览会的说明书写得简明扼要,使人对展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