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和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和计算公式,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及其相关计算公式。
一、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现金流量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个部分都包含了不同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几许方面: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计算公式为:
“`
销售现金 = 主营业务收入 × (1 + 税率) + 其他业务收入 + 应收账款变动 – 坏账准备
“`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包括应付工资和福利费的支出。
– 支付的各项税费:包括应交税金和其他相关税费的支出。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涉及企业的长期资产投资和处置,主要包括:
–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计算公式为:
“`
收回投资现金 = 短期投资变动 + 长期投资变动
“`
– 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包括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购置支出。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主要涉及企业的融资和偿债,主要包括:
–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包括股本和债务的变动。
–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包括短期和长期借款的偿还。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
编制现金流量表通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技巧。
1. 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实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编制,适用于现金流量较为清晰的企业。直接法的优点是信息透明,易于领悟。
2. 间接法
间接法是从净利润出发,调整非现金项目和营运资本的变动,最终得出现金流量。间接法的优点是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联系更为紧密,便于分析。
三、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
净增加额 =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现金流 = 净利润 + 折旧 + 资产减值准备 + 营运资本变动
“`
四、拓展资料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和计算公式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编制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自身的现金流状况,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无论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了解其背后的计算公式和逻辑关系,都是每位财务人员必备的技能。希望这篇文章小编将能为无论兄弟们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