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故宫门票儿童 故宫门票儿童票怎么预约和取票

旅游指南:故宫参观信息和导游解说

导览服务及讲解员位置

我们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和自动讲解机服务。讲解员主要在午门和神武门提供服务。自动讲解机可以租赁,适用于不同语言。

导游服务费用

正规讲解员的费用根据人数分为不同档次。对于5人下面内容(含5人)全程收费250元;中、西路分别收费150元;仅中路收费100元。每增加一人,额外收费10元。自动讲解机的价格则根据语言种类,汉语和粤语为20元/台,其他语种为40元/台。

门票信息

故宫的门票价格根据季节分为旺季和淡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大门票价格为60元/人,开放时刻为每天8:30至16:15。而每年的11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为淡季,大门票价格为40元/人,开放时刻为每天8:30至15:45。

优惠政策

我们为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学生,但不含 * 教育、研究生)提供优惠,凭学生证或学校介绍信购买学生票,价格为20元/人。对于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的未成年人,凭身份证、户口本或护照也可购买学生票,价格为20元/人。而对于6周岁(含)下面内容或身高1.2米(含)下面内容的儿童,可以免费参观。老年人、持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离休干部以及残疾人等也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

故宫背景及导游解说词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全球上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其中一个。它的建筑风格和规模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传统和特殊风格,因此在建筑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今天有幸陪同大家参观,我感到非常高兴。这座金碧伟大的宫城在明朝永乐年间开始修建,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群体,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记录了明清两代皇帝们的伟大与衰落。这座城内的建筑和布局都遵循了古代的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其中蕴含了丰盛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希望通过这次的参观和导游的解说,能让大家对故宫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它是紫禁城的中心,也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和颁布法令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皇家的威严和尊贵。而在这座宏伟的宫殿背后,还有许多精妙的故事和历史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历史的殿堂,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吧!故宫的建筑布局巧妙而宏大,其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皇宫的尊贵和皇权的威严。整个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午门至乾清门之间的部分称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左右两侧有文华和武英两组宫殿,形成伟大壮观的格局。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最壮丽的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中部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则是皇子的住所。还有御花园等皇家游玩场所。

故宫的建筑特色除了突出中轴线外,还通过各种手法使宫城中各组建筑各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些都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大壮观,并表现了宫中建筑的等级差别。

故宫中的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广场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周围有大型水缸,用于储水防火。太和殿内的陈设豪华富丽,殿内中央设有宝座,背后有金漆围屏,前面有御案,左右有对称的宝象、角端等陈列品。藻井中的轩辕镜象征着皇帝是轩辕黄帝的子孙。

故宫的四个城角各有一座角楼,这些角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一。这些秀丽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都曾在八国联军入侵时遭受破坏和掠夺。如今,这一切都成为侵略中国的铁证。

现在,这座有着丰盛历史和文化的故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欢迎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明朝的燕王朱隶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后,由于北京是他做王爷时的老地方,因此想迁都北京。为此,他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宫。朱隶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秀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怎样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办法来。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致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大众都心里怪烦的,你怎样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人是怎样着?”木匠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