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合同范本2019:全面解析与注意事项
建筑施工合同是施工安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法律文件,它明确了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签订施工合同时,双方必须认真审查合同条款,以确保各自的权益得到保障。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领悟和运用这一法律工具。
1. 合同当事人信息
在施工合同中,需要明确合同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承包商和发包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工商注册号、住所及联系方式等。除了这些之后,承包商必须具备与承包工程相对应的施工企业资质等级,以确保其具备合法的施工能力。
2. 项目名称与范围
合同中应清晰地列出项目名称及其范围。这一条款主要用于明确合同所指的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工地位置、建筑面积等信息。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有助于避免后续的纠纷。
3. 施工准备职业
在施工开始前,承包商需完成一系列准备职业。这包括确保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土地等级、道路及水电设施的完备。除了这些之后,承包商还需获取必要的施工法律文件,尤其是施工许可证。根据《建筑法》的规定,施工必须在获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4.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期
承包商需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表,并在监理工程师或承包商指定的代表确认后,按规划进行施工。合同中应明确项目的开工和竣工日期,并规定施工期的延误及相关职责事项,以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5. 工程质量标准
合同中应明确项目需达到的质量标准,通常依据民族标准进行评定。承包商需承诺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若出现质量难题,承包商需负责整改。除了这些之后,合同还应规定隐蔽工程和中间工程的验收程序及双方的职责。
6. 价格及支付条款
价格难题是施工合同中最常见的纠纷来源。合同应明确价格模式,包括固定价格、可调整价格及项目成本加费用的定价方式。在支付建设资金时,通常分为预付款、进度付款和结算付款。预付款用于承包商的初期准备职业,进度付款则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支付。
7. 材料设备供应
合同中应规定材料和设备的供应主体、范围、供应日期及验收程序。承包商和发包人可共同提供材料和设备,供方需对材料和设备的合格性负责,另一方有权进行检验并提出质量异议。
8. 验收与决算程序
在竣工验收和结算条件中,承包商需提前通知发包人准备验收,并提供相关信息。验收经过中,承包商应及时组织各方进行验收,并对存在的质量难题提出修改意见。若验收合格,承包商需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9. 违约职责
合同中应明确违约职责的条款,承包商可能因支付不符合合同的工程款、未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等缘故而违约。违约职责的主要方式包括实际履行、合同损失赔偿及合同解除。
10. 保修职责
承包商的保修职责通常以质量保证的形式明确。根据法律规定,承包商需对工程质量承担保修职责,保修期的具体范围和最短期限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拓展资料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建筑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当事人信息、项目名称与范围、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质量标准、价格及支付条款、材料设备供应、验收与决算程序、违约职责及保修职责等。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在施工经过中有效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的发生。希望这篇文章小编将能为无论兄弟们在签订和履行施工合同时提供有价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