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何故特别大?何故屋檐下还造了一间小屋子?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人遮风避雨、过夜歇脚用的。游客们释然了,为宅院主人的友善之举而感激。
友善地对待他人,友善对待天然,友善地对待社会,一切就会变得亲近而和谐。
请以“友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
善待自我
(蔡戴昊朝晖中学保送杭二中)
从一般意义上讲,大众所谓的友善往往就是善待他人,善待天然,善待社会,而我以为当今社会水泥楼群林立,金钱物欲横流,生存压力徒增,抑郁者、想法不健壮者增多,因此友善的第一要素就是善待自我,珍爱自我。在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中,在压力倍增的校园生活中,鄙人可谓是长期摸索,拓展资料出了一套善待自我,愉悦自我的学说。
在传统的中国式思索中,大众始终操着严于律己的标准看待自我,高标准、严要求是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因此大众在生活中往往注意到的是自己的不足与失败,对应的心情也就是失落与郁闷,缺少必要的成功愉悦的体验,也就意味着将缺少再次搏击的信心与力量。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了没有足球踢的小孩在踢着易拉罐,一旁的母亲不停地责备孩子调皮,男孩却说:“我高兴着呢。”
我顿时领悟这是一种跳出思索定势的高兴,一种愉悦自我的方式。我们如能换一种角度看难题,往往会看到积极的影响,找到成功的切入点。就拿那次月考失败来说,有的人黯然失落,有的人默默流泪,但我却不一样,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做错题的要比做对题更有意义,不但可以从中发现自身的智慧漏洞,还能找到得分的突破口。这不,经过对症下药的努力后,又一次月考的成功天然落在了我的身上。跳出思索的定势,善待自我,愉悦自我,雨后的彩虹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在一般的意识中,善待自我便是一味的大度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斤斤计较于一己之私,常常苛求他人,严责他人,因此很难得到他人的关怀,其实亏待他人,最后亏待的还是自己。几年前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便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容不下别人的一个玩笑,竟然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四位同窗,也毁掉了自己的一生。若是他懂得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惊天血案会上演吗?古时的汉高祖刘邦,为了平定天下,善待自己的部下,他大度刚愎自用的韩信,抑制他的缺点,发挥他的长处,最终一统天下。从中不难看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我,将他人当作自己一样的尊重,大度,就会收获他人的尊重和大度